11月27日上午,初冬的合肥,依然是暖意融融,在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的报告厅,第二届安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开讲,主题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记者从论坛现场获悉,安徽农业大学牵头建设14个“安徽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并于当日举行了启动仪式。
记者了解到,安徽省首批遴选认定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多元共建共享合作为基本原则,重点聚焦县域农业主导、优势或特色产业,支持高校与县(区)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共建,突出需求和应用导向,开展科技推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与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熟化示范等。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安徽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建设立项的通知》,全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立项建设15个,培养建设19个。
记者从论坛获悉,由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相关学院与县(区)政府、参与高校积极联合申报,成功获批建设14项(其中6项为立项建设,8项为培养建设),立项数和资助经费均在省属高校中位列第1。
一直以来,安徽农业大学以服务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导向,建强科研平台,为全省70%以上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区及60%以上县域农业主导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下一步,学校将按照安徽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建设要求,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集聚地、科技创新策源地、社会服务人才库、创业孵化试验田、决策咨询智囊团,探索校地协同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样板,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做出贡献。